頜下腺,又名下頜下腺。乃人體三大唾液腺之一,左右各一,由舌下舌系帶兩側出伸出頜下腺導管。
導管自下向上走行,且導管較長,口底部有一彎曲部,全程較曲折,主要分泌粘液和漿液狀性質的口水。

眾所周知,長期嚼食檳榔可至頜下腺炎、結石、口腔潰瘍、甚至口腔癌等。
但是不頻繁地嚼檳榔,并采取一些相關的措施,這類疾病一般都不會發(fā)生,更不會成為病根。
此刻,把檳榔與頜下腺形容一對露水夫妻,再為貼切不過。

因為嚼檳榔的日子注定不能長久,頜下腺也不能老是發(fā)炎吧,這對露水夫妻肯定聚少離多。
然而這一常規(guī)思維卻被一根檳榔須的單方面“長相依”思想打破了。
衡陽市市民余先生,最近三年很煩惱。
右側頜下,右側口腔舌下總是感覺不舒服,說不出什么味,反正就是不舒服。
輾轉市內各大醫(yī)院,檢查做遍,CT、MRI、B超、X線、電子喉鏡等各種檢查一大堆,結果基本上正常。
唯一的陽性結果就是右側頜下腺肥大,藥也吃了,治療也做了,這種不舒服就是沒有消失。
有病就得求醫(yī),余先生便四處打聽問詢,輾轉多處終于找到了衡陽市中心醫(yī)院耳鼻喉科庾江東主任。
衡陽市中心醫(yī)院耳鼻喉科庾江東主任就說了一句“住院吧,手術切除。”
余先生將信將疑地住下了,心里頗有點惴惴,畢竟走了很多醫(yī)院大部分不建議手術切除的。
一個手術下來,還真發(fā)現了問題。
當頜下腺導管結扎切斷的那一刻,庾江東主任和漆德良副主任立刻發(fā)現,右側頜下腺導管至頜下腺腺體內一褐色異物。
心細的庾江東主任拿來一個小鑷子,輕輕一夾,一根長約1.5cm的檳榔須脫穎而出。
“哇”手術室剎那間響起醫(yī)生跟護士的驚嘆聲......

接下來的問題很簡單,消炎、換藥、拆線、出院,長達3年的不舒服終于消失了,余先生終于可以安心的出院了。
一根檳榔須與頜下腺長達三年的愛情也終于結束了。
庾江東主任事后感嘆:像異物進入頜下腺導管引起的不舒服的病例不在少數。
但是像此類這么長的檳榔須進入導管引起的頜下腺炎仍屬少見
湖南醫(yī)聊特約作者:衡陽市中心醫(yī)院 劉安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