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網時刻新聞5月30日訊(記者 譚倩)近日,一名13歲男孩因一時好奇,將跳繩細柄不慎插入尿道導致劇烈疼痛且無法正常排尿,情況危急。家長緊急將其送往衡陽市中心醫(yī)院就診,該院泌尿外科堯智軍博士迅速開通綠色通道,成功為其實施急診微創(chuàng)手術,順利取出滯留在尿道內的異物,目前患兒恢復情況良好。
據堯智軍博士介紹,青少年尿道異物在泌尿科急診中雖不常見,但仍占一定比例(0.3%-1%),且男孩占絕大多數(>80%)。常見的異物包括發(fā)卡、電線、牙簽、筆芯等細長物品。這些異物一旦進入尿道,可能引發(fā)一系列嚴重后果:即時風險包括尿道撕裂傷,導致出血和劇烈疼痛,以及急性尿潴留,造成膀胱過度充盈甚至腎積水;長期來看,還可能引起尿道狹窄,需要多次手術擴張,甚至終身依賴導尿,以及反復感染,可能引發(fā)附睪炎、腎盂腎炎,進而影響生育功能。
面對此類緊急情況,堯智軍博士特別提醒家長,切勿自行嘗試拔出異物,尤其是尖銳物品,以免劃傷尿道或導致斷端殘留,加重病情。正確的做法是安撫孩子情緒,避免其奔跑或擠壓下腹部,用干凈毛巾輕輕包裹外生殖器,并立即送往醫(yī)院急診。同時,提供異物的詳細信息(如材質、長度)給醫(yī)生,以便其做出準確判斷。
談及青春期男孩為何容易嘗試此類危險行為,堯智軍博士指出,這主要源于三個方面的原因:一是性發(fā)育期的身體探索欲望,青少年對生殖器官結構充滿好奇;二是模仿行為,受網絡視頻或同伴不當言論的影響;三是心理壓力釋放,部分青少年在焦慮、孤獨感驅使下,可能采取異常行為。
為預防類似事件的發(fā)生,堯智軍博士建議家長采取以下措施:一是性教育正名化,用科學術語向孩子講解生殖器結構,強調其脆弱性;二是建立信任溝通機制,避免責罵,鼓勵孩子表達身體變化的好奇心;三是環(huán)境安全排查,收好家中的細長物品,關注孩子獨處時的異常行為。
此外,堯智軍博士還提醒家長,如果孩子近期出現反復提及生殖器相關話題、躲閃隱私部位檢查、內褲出現不明污漬或血跡等異常表現,應提高警惕,及時就醫(yī)檢查。他強調:“尿道不是‘玩具通道’,一次好奇可能換來終身遺憾。家長應加強對孩子的監(jiān)護和教育,共同守護孩子的健康成長?!?/p>
此次成功救治不僅體現了衡陽市中心醫(yī)院泌尿外科團隊的專業(yè)技術和應急能力,也為廣大家長敲響了警鐘,提醒大家關注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和安全防護。
鏈接:https://moment.rednet.cn/nograb/646949/74/1500532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