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首頁  |  歡迎訪問衡陽市中心醫(yī)院官方網站 圖書館  |   設為首頁  |  加入收藏

“微創(chuàng)”術快速治愈多次手術史患者

發(fā)布時間:2014年7月22日 預覽:2612

市中心醫(yī)院腹腔鏡技術攻克難關

  近日,市中心醫(yī)院腹腔鏡技術攻克難關,該院肝膽外科主任李珍發(fā)博士帶領醫(yī)療團隊,成功為一位腹部曾做過三次大手術的老年患者,進行膽總管結石微創(chuàng)手術,標志著市中心醫(yī)院破解多次腹部手術患者進行腹部微創(chuàng)手術的難題。

  該名患者進院時已出現了腹痛、發(fā)熱、黃疸的癥狀,通過進一步檢查后顯示,患者膽總管結石阻塞膽管,膽道擴張,肝功能差,急需手術治療。然而這位患者似乎有些“命途多舛”,在這之前她就曾因膽管結石、腸梗阻在外院作了三次大手術,所以腹部留下了整整長約30CM的手術疤痕。外院的醫(yī)生了解到該情況后建議直接“開刀”,患者通過打聽得知市中心醫(yī)院腹腔鏡技術精湛,遂慕名而來。

  據悉,腹腔鏡技術是在腹部鉆3至4個不到2CM長的小孔,電視成像后在器械下操作,將患者病灶清除,腹腔鏡手術的開展減少了患者“開大刀”的痛苦,創(chuàng)傷小,術后恢復快,在腹部留下很小的疤痕,不僅美觀而且大大縮短了住院時間,為患者節(jié)省了住院費用,被外科醫(yī)生稱為“鑰匙孔”手術。 腹腔鏡手術雖好,但是對于有腹部多次手術史、腹腔廣泛粘連的患者來說,由于腹腔解剖結構改變,腹腔鏡手術倒變成了雷區(qū)。

  通過了解患者情況,結合近來多次腹腔鏡復雜手術的成功經驗,肝膽外科李珍發(fā)博士和蔣水平副主任醫(yī)師大膽決定為患者行腹腔鏡手術。與以往腹腔鏡手術略有不同,此次手術是在患者麻醉成功后先在臍部作小切口,在直視下小心進入腹腔放置鏡頭。正如術前所預計,患者腹腔廣泛粘連,僅有小通道容器械通過。經過分離部分粘連后,再做第二個操作孔,通過精細操作逐漸開辟通道,仔細分離,很好地保護了正常臟器。隨后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努力,最終在腹腔鏡下將患者的病灶成功清除。

  術后第二天,患者便可下床活動,她高興地拉著醫(yī)護人員的手說:“以前我的肚子就像個‘拉鏈’,被不停地拉開、關上,留下刀疤不說,每次手術都得在床上痛苦地躺十天半個月,這次手術我第二天就可以下床走動了!太感謝你們了!”

  (來源:2015年7月22日《衡陽晚報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