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訊員劉立君報道:近日,神經內科一病區(qū)上演了溫情一幕。晨交班時,32床患者劉奶奶的家屬將一面印有“精心護理暖人心,無微不至似親人”的錦旗送給了責任護士楊雅芝手上。錦旗背后,是責任護士楊雅芝在患者住院期間用專業(yè)與愛心化解患者困境的故事,更是護患雙向奔赴的動人篇章。
專業(yè)解難題:腫脹手掌里的細致守護
那天,剛接手劉奶奶護理工作的楊雅芝,敏銳地察覺到老人的手在隱隱作痛。楊雅芝仔細檢查,發(fā)現劉奶奶的左手背上留著留置針,第二指上夾著血氧飽和度監(jiān)測儀。雖然穿刺處沒有紅腫,但整個手掌卻明顯腫脹。她立刻意識到問題所在,迅速將血氧夾換到另一根手指,避免長時間壓迫。接著,她用水膠體貼在腫脹處,并輕輕抬高劉奶奶的手臂,以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。
為了進一步緩解腫脹,楊雅芝還讓家屬買來土豆,打成細膩的土豆泥,敷在水膠體外面。她耐心地叮囑家屬,每兩小時更換一次血氧夾的位置,避免同一部位長時間受壓。隨后,她將留置針從手背移到手臂上,減輕了手部的負擔。當晚,劉奶奶的手掌敷著涼絲絲的土豆泥,腫脹明顯緩解,整個人也輕松了許多。
“那天晚上,我真的舒服多了!”回憶起當時的情景,劉奶奶滿眼感動,語氣里滿是感激。楊雅芝的細致與專業(yè),不僅緩解了她的疼痛,更讓她感受到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守護。
細節(jié)見真情:干硬糞便中的生命溫度
正當手部問題逐漸好轉時,新的挑戰(zhàn)接踵而至??煜掳鄷r家屬緊急求助:“媽媽三天解不出大便,肚子不舒服”。楊雅芝立即查看患者,發(fā)現劉奶奶腹部膨隆,表情痛苦,立即向醫(yī)生匯報,醫(yī)生當即開具開塞露實施灌腸,卻在操作中發(fā)現異?!颊吒亻T處正堆積著板結的糞塊。她沒有絲毫猶豫,戴上手套,在充分潤滑后,以指尖輕柔按摩肛門,一點點摳,并輕聲安撫:“奶奶別急,我?guī)湍幚怼!薄澳棠淘賵猿忠幌拢R上就好了”她伏在床邊,用手指輕柔摳出核桃大小的硬結糞便,直至腸道恢復通暢。這讓患者很感動,也很感謝。家屬更是紅了眼眶,握著雅芝的手說:這我都做不到,你卻幫我做了。她的耐心與專業(yè),不僅緩解了患者的不適,更讓她們感受到了護理的溫度。
“這都是我應該做的。”楊雅芝接過錦旗,不好意思地說。護士長感慨,作為護士能在繁忙的工作中得到患者及家屬的肯定與稱贊,必定心懷大愛,工作細節(jié)中、點滴言語間讓患者及家屬感動、感謝、感恩。
一雙靈巧的手,一顆柔軟的心,讓醫(yī)療操作覆蓋溫度,正是“有時去治愈,常常去幫助,總是去安慰”的最好詮釋,讓南丁格爾的精神在新時代的醫(yī)患關系中煥發(fā)著溫暖的光芒。

鏈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fNRkm3-JPUuRN0S8WJflBA